第八十九章:安国神器,衣锦还乡,出发京城【第二卷结束!】
推荐阅读:大魏读书人、我的帝国无双、明天下、唐枭、乘龙佳婿、长宁帝军、盛唐风华、银狐、逆鳞、续南明
一秒记住【笔趣阁 www.bqg12.net】,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!
南豫府外。
一处山脉当中。
程立东的身影极快,他在追赶着一道身影。
“不要跑,我是来找你合作的。”
程立东开口,让对方不要跑。
而后者却没有任何一点反应,继续奔跑。
一瞬间,程立东取出一枚丹药,吞服过后,速度瞬间提高三成,赶超后者。
“兄弟,莫要跑了,我是来找你合作的,你放心,我绝对不会出卖你。”
程立东开口,拦住了对方。
这是一个中年男子,长相普通,被程立东拦下之后,他一语不发,也吞服一枚血红色的丹药。
“程立东,你当我傻子吗?找我合作?你追赶我就已经知晓我的身份,你身为准百户,大魏朝廷的狗官,你找我合作?合作什么?”
“我告诉你,我自幼加入白衣门,为白衣门赴汤蹈火,我的命是门主给的,今日就还给门主。”
中年男子冷声开口,他一脸决绝。
而程立东持刀而立,看着对方摇了摇头道:“你误会了,我虽是朝廷命官,但我已经辞去准百户之职,我来找你合作,是想要加入白衣门。”
“若我骗你,不得好死,再者我现在与你一同去见上面的人,难道你们白衣门还怕我一个准百户?”
程立东发自内心说道,不惜立下誓言。
并且这话说的也极对,堂堂白衣门,怎可能怕一个准百户。
看着程立东满脸的坚决,白衣门男子有些愤恨。
“你为何不早点说?”
他攥紧拳头怒吼道。
“你方才一直逃,我没有时间说?”
“而且现在说不是一样的吗?”
程立东微微皱眉,不明白对方为何这样开口。
“不一样了,我刚才已经吞了绝脉丹,你若是早些说,我就不会吃了,程立东,你个王八蛋。”
他说到这里,直接一口血吐出,随后直勾勾地躺在地上,绝灭了生机。
程立东:“......”
他有些懵,实在没有想到白衣门竟然如此坚决,直接吞绝脉丹,宁死也不想被自己生擒。
该死啊!
程立东攥紧拳头,他看到这一幕有些气愤,也有一些恼怒。
自从许清宵离开南豫府后,他便开始暗中调查另外一件事情。
白衣门的踪迹。
吴言是白衣门之人,若是将东西交给许清宵,那么就意味着许清宵必须要和白衣门之人见面,而自己若是加入白衣门,完全可以与许清宵合作。
是的,他还是想要和许清宵合作,害不害死许清宵是另外一回事,他恨许清宵,恨死许清宵,可他更加知道,怎么做对自己有好处,怎么做对自己没有好处。
最终他还是选择妥协,想要与许清宵合作,可他知道许清宵不可能与他合作。
尤其是现在,许清宵明意,更是不可能与自己合作了。
之前他还希望许清宵明意失败,遭受朝廷打压,这样一来有合作的机会。
可现在是一点都没了。
所以他便想到了另外一个办法,找到白衣门,与白衣门的人合作,借此得到许清宵真正的把柄。
但现在看来,这个办法还是行不通。
他千辛万苦才找到一个潜藏在南豫府的白衣门弟子,结果就这样死了。
不甘!不甘!极其的不甘啊!
白衣门弟子也不知道为什么,突然一夜之间撤离整个南豫府,就留下这一个棋子,今日逃离被自己抓住,却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。
“许清宵!你当真是畜生啊!”
程立东攥紧拳头,虽然这件事情与许清宵没有太大的关系,但这并不影响他怒骂许清宵。
长长吐出一口气。
程立东目光冷冽,以目前的情况,他与许清宵之间相差十万八千里,甚至说如果自己敢再去找许清宵,估计能被许清宵直接弄死。
所以他必须只能走另外一条路了。
虽然这条路很冒险,可他还是要走,他不可能看着许清宵节节高升,也绝对不可能看着许清宵独占宝物。
绝不可能。
下一刻,程立东离开此地,消失不见。
翌日。
大魏京都。
文武百官一如往常一般上朝,只是今日唯一的区别就是,武官们的笑声更大了些,儒官们比以往更加沉默。
所有人都知晓,昨日发生了什么事情,今日上朝,很多人都等着看儒官们的笑话。
虽说这群儒生发布昭文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还是赢了,可这帮武官可不管你赢了没赢,今日朝堂之上必要上演一场好戏。
“进殿。”
随着一道嘹亮之声。
文武百官整齐入殿。
待百官入殿之后,众人开始跪拜。
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
声音落后,女帝之声响起。
“平身。”
当下众人起身,如每日一般,前半个时辰还是在商谈国家大事,彼此都很和谐。
等国家大事商谈完毕之后,大家开始沉默了。
儒官们沉默很正常,毕竟他们不愿意主动提,提出来干嘛?找骂?
武官们沉默也很正常,儒官不说话,他们就不能喷,倒不是不可以主动找麻烦,而是得有个缘头,不然显得好像站队许清宵一般。
看重许清宵是看重许清宵,朝堂上有很多潜规则,不能乱来。
每一句话,每一个动作,甚至每一个言论都代表着一种态度,所以朝堂不可乱语,毕竟乱说话的要么就被下放走了,要么就没了。
也就在此时,女帝的声音响起了。
“众爱卿,许清宵之事,如何了?”
她的声音响起,主动提起此事,算是抛砖引玉。
此话一说,儒官们就不能当做没听到了。
“回陛下,此事已经出了结果,我等调查清楚,严磊的确有些失言不公之地,故正明大儒已罚严磊,并昭告天下文人,对此事负责,许清宵无过。”
朝堂当中,依旧是王景站了出来,如此说道。
在皇帝面前,可就不能说那套什么许清宵误入歧途这种话了,这是为了恶心许清宵,不是为了恶心皇帝的。
“既然事情调查清楚,自然最好,那此事到此为止吧。”
女帝的声音继续响起,她是皇帝,不会偏袒任何人,也不会说去故意惩戒一批人,除非她需要,不然的话所有事情,最好结果就是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。
也就在此时,武官的声音响起了。
“陛下,臣有不同意见。”
武官当中,依旧是赵岩出来。
“臣认为,此事既许清宵无过,但前日早朝,王景怒斥许清宵,在未调查清楚事情真相之后,却各种污蔑,以致于许清宵蒙受不白之冤。”
“若是其他人还好,可此事影响天下文人,许清宵无缘无故被天下文人唾骂,若是就这样善罢甘休,那岂不是对许清宵不公?”
“再者,许清宵还未入朝廷,他本有一颗赤子之心,可这件事情草草了结,实在是寒了其心,所以臣建议,若许清宵无过,此事应当重罚儒官。”
赵岩开口,将态度说的很明确。
许清宵无过,那你们就是有问题,没调查清楚,污人家名声,而且还是一个满腔热血,一心为国之人,要是就这样算了,那天下人如何看待朝廷?
赵岩这番话,不是他自己说出来的,而是武官集团整体想出来的对策。
抓住这次机会,狠狠打击这帮儒官,毕竟下次可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。
此话一说,王景之声响起。
“陛下,此事本身就存在许多误解,臣等虽有些冲动,可原因还是许清宵有些污蔑圣意,所以一时气急,还望陛下明鉴。”
王景开口,将所有的锅甩给圣人。
“笑话,你们污蔑许清宵,害的许清宵背负莫大名声,现如今又找个这般借口,圣人圣人,这也好在圣人已经逝去,否则的话,圣人都不知道该怎么接你这番话。”
赵岩开口,他又不是儒生,只要不羞辱圣人就行,说点这种话倒也无妨。
“你,赵岩,你侮辱圣人。”
王景怒斥道。
“又来了,又来了。”
“陛下,臣对圣人也十分尊重,但这帮儒官动不动就是拿圣人来压人。”
“臣想问一问,这里到底是朝堂?还是文宫?若在文宫,臣有罪,若在朝堂之上,臣并不觉得有辱圣人。”
赵岩开口,一句话顿时让场面变得极其安静。
尤其是王景,脸色瞬间煞白,而诸多儒官也有些变色。
他被套话了,被赵岩阴了。
赵岩这句话表面上是给自己解释,可实际上是在说什么?
是在说皇权大还是圣人大。
自古以来,儒官奉圣人,圣人在前,皇权在后,按照这个逻辑走,这个倒没什么关系,毕竟是圣人,给点面子很正常。
再者圣人已经不在当世了,就相当于是一个吉祥物,一个精神象征,往往一些大事之时,皇帝也会去文宫祭拜一下圣人。
但这些不过是为了安天下文人之心罢了。
圣人大还是皇帝大?这个问题只要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,自然是皇权大于圣人。
因为圣人是用来崇拜的,是用来当做精神支柱的,你们文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,怎么夸圣人都行,想夸就夸,皇帝不如圣人也正常,毕竟皇帝也是人,有私心有欲望。
可到了朝堂上,那就是皇帝大,若是皇帝不大,圣人大?那为何不是圣人掌控天下?
赵岩一番话,完全就是要将王景置于死地。
“陛下!此地自然是朝堂,王景是读书人,尊重圣人正常,方才之言,也也是就事论事,望陛下明鉴。”
此时,有人开口,是一位大儒,周立宁,周大儒。
他开口为王景解释,不然的话,王景要麻烦了。
“周儒所言非也,尊圣之道,可以理解,但王景所作所为,却不敢苟同,陛下,臣觉得赵岩所说极是,臣认为,应该重惩儒官,至少参与过此事的儒官,皆削职,以示天下。”
“让天下人知道,朝廷心如明镜,对就是对,错就但是是错,绝对没有营私结党,合众打压。”
安国公的声音响起了。
对方派出大儒,安国公就不可能不上,毕竟他之前为许清宵出过声,索性好人做到底,送许清宵一份大礼。
“陛下!安国公所言夸张,此事,的确是严磊严大儒有些不公,但许清宵说是说无过,可到底有没有过错,还未彻彻底底查清。”
“臣等认为,此事到此为止尚好,至于天下文人之事,臣等也已经发布昭文,还许清宵一个清白了。”
周立宁出声,如此解释道。
“笑话,周儒,你真当老夫看不懂你们的昭文?”
“明面上是说你们有过,可实际上却继续污蔑许清宵误入歧途,当真是损人,将自己的过错就轻避重,逼许清宵进入绝境,还真是为人师表,大儒风范啊。”
“你们读书人这样做,就不怕遭天谴吗?这要是那一天圣人复活了,老夫担心圣人要出手灭了尔等。”
安国公就等着这句话,如今对方说出来,他直接开喷。
一帮狗东西。
“安国公!一生征战,为大魏立下功劳无数,不过却没有读多少书,周某理解,也不与安国公争论什么,毕竟安国公有功于社稷江山。”
周立宁没有生气,至少明面上没有生气,但这句话也很损,直接骂安国公没念过书,懒得跟你争吵。
“呵,老夫随先帝征战多年,的确没读多少年书,但老夫也知道,错就是错,对就是对,哪里像尔等一般,知错明错不认错。”
“哦,老夫明白了,原来念书就是为了这个啊,那行,以后老夫让儿孙们多去念书,也免得做错事了,被人辱骂。”
安国公是什么人?
书虽然念的不多,至少也读过点,一生征战,见识极广,而且又在兵营之中混了多少年?这点嘴皮子功夫还没有?
“安国公说笑了,若尔真懂圣言,就说不出方才之话,不过也无事,若是安国公不介意,可以将儿孙送来周某家中,周某定会好好教,也算是文武合一,留一段佳话。”
周立宁不愧是大儒,养气功夫很强,压根不生气,反而一句话说的这群武官有些恼了。
这话的意思不就是再说,你安国公没文化粗人一个,教不好儿孙,让我来教吧。
两人在朝堂上争吵,不算什么稀奇事。
也就在此时,女帝之声响起。
“好了。”
淡然的声音响起,两帮人马顿时安静下来。
“今日清晨,许清宵让南豫府府君,遣人送来一封信,尔等先听听许清宵之意。”
她开口,道出一件事情。
当下众人有些好奇,不知许清宵送来什么信。
很快婉儿取出信件,开始念诵道。
“学生许清宵,叩见陛下。”
“学生有错,错再三,其一三日之前,于南豫府楼宴之上,怒斥严磊大儒,此乃学生不尊长辈,严磊大儒年事已高,学生如此行为,实属不该,望陛下恕罪,望诸大儒恕罪,为此学生愿往穷苦之地,教书三年,弥补此等之错。”
“其二,学生为百姓伸冤,而忽略律法之严,任性妄为,而后更是引来百姓上街,此事学生有错,错在未能好好解决此事,只凭一时之气,学生理应上奏严磊大儒,好好详谈,严磊大儒不愿,学生应当寻其他大儒,若其他大儒不愿,应当赴京面圣,天下之大,总有伸冤之人,故学生恳求陛下。”
“饶恕百姓之罪过,学生愿意受一切罚,还望陛下明鉴,还望陛下可怜天下百姓。”
“其三,学生不应此时立言,朱圣之意,吾辈读书人皆因好学,朝中大臣,天下名儒,也皆为朱圣门徒,他们一生为大魏江山,为天下文人做了太多,学生鲁莽,立言说教,忤逆名儒,理该静心等待,潜心读书,三五三年后,再立言不迟,以免忤逆名儒。”
“学生许清宵,罪该万死,还望陛下宽恕。”
婉儿之声响彻大殿。
这一刻,所有人都安静下来了。
只是大家表情不一,儒官们一个个脸色难看。
而武官们则一个个有些古怪,似乎是在憋笑。
许清宵这封书信,可谓是杀人诛心啊。
第一句话,以退为进,学大魏文宫,你主动承认错误,我也主动承认错误,我错就错在,严磊年龄这么大了,倚老卖老也正常,我年轻人忍忍又何妨?
你们罚严磊抄录圣言,那我就去贫穷之地教育百姓,总比你抄点东西好万倍吧?
当然许清宵如此大才,朝廷肯定不会让他去做这个,所以完全就是漂亮话罢了。
第二句话,就更绝了,没有为自己伸冤,也没有诉苦,而是为百姓求情,在道德立场上站住了脚,大魏文宫凭借昭文赢得天下文人之心,那许清宵继续赢得百姓之心,天下文人是多,可天下的百姓更多。
同时许清宵还讥讽了一遍朱圣一脉,自认为错就错在,严磊不讲道理,大魏文宫总有人讲道理吧?如果大魏文宫不讲道理,皇帝总讲道理吧?难不成就没有一个讲道理的人?
但让武官心中无比畅快的是第三句话。
你们不是说我许清宵误入歧途?我许清宵不认为是误入歧途,而是立言早了。
毕竟当世还有你们这些大儒在,一个个倚老卖老,容不得年轻人上来,我应该晚个三年二三年,等你们都死光了,我在来立言,这样就没有事了。
我的我的。
这封书信,三个认错,都是在讽刺朱圣这一脉的门徒。
但其中技巧,却跟大魏文宫一样,可谓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。
好家伙。
好家伙。
众官员皆然明白,许清宵绝对不是那种只会死读书的文人,其智谋绝非小可。
“陛下,许清宵所言极是,臣看得出来,许清宵也愿意到此为止,不知陛下如何抉择?”
也就在此时,周立宁抓住机会开口。
虽然许清宵这封信话里有话,但眼下对他们最有利的事情,就是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。
不然的话,继续扯下去,只会越来越麻烦。
要是对立面是武官,他们绝对愿意扯下去,可对立面的人,不过是一个许清宵。
是一个人,一个根本对朝堂没有任何作用的人,即便是许清宵被赐死,他们也没有任何好处,反而若是被许清宵抓住不放。
他们就是血亏,尤其是这帮武官,更是在隔岸观火,儒官一脉也没有这么蠢,赶紧把这件事情解决再说。
“好了。”
女帝开口,闹到这个程度,她的确要做一个了结,不可能一直拖着。
“传朕旨意,许清宵怒斥大儒,实为无辜百姓,一时之怒,罚许清宵入京之后,书信严儒致歉,而严磊执法不公,罚俸半年。”
“南豫府百姓之乱,实为误会,并无民变之事,但依罚南豫府税加三成一年,以儆效尤,南豫府府君李广新,监管不当,念其功劳,功过相抵,再罚俸一年。”
“至于许清宵自我罪过,愿去穷苦之地育人教学弥补,朕允,只是如今大魏百废待兴,需大量人才,故暂时免除,十日内尽快入京,为国效力。”
“而儒官王景,未查事由,污他人清白,引来闹剧,为罪其首,免除官职,终身不可录。”
“退朝。”
大魏女帝开口,将整件事情盖棺定论。
儒官一脉,皆然有些沉默,尤其是王景,更是面如死灰。
他知晓自己成为了替罪羊,虽然大魏文宫不会放弃他,后半辈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,可离开了朝堂,几乎丧失一切。
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
众人不敢多言,起身退朝,陛下已经开了口,那么就只能严格去执行。
武官们满是笑容,走起路来带风。
儒官们沉默不语,心情有些复杂。
至于文官们就认真牢记,免得以后自己遇到这种事情。
说来说去就是一点,没事别出头,你看看王景,现在好了吧?才不过四十岁,按理说未来当个五品官是没问题的。
现在什么都没了,这就是朝廷啊。
说错一句话,站错一次队,你就可以回家了。
别觉得自己身后有人,除非你背后是皇帝,而且皇帝无条件相信你,否则的话,不管你背后是谁,做错一件事情,就可以回家。
这还算好的,只是罢官,碰到那种发配边疆那才惨。
百官离开。
直到出宫后,武官之中有人不禁开口道。
“这许清宵,看来当真是我兵家之人啊,啧啧,这封信没点锐气写不出来!”
“是啊,是啊,我兵家有此人,未来要大兴了。”
众武官开口大笑道,之前他们只是觉得许清宵可能主兵伐,但这也是可能。
可如今许清宵这一封信,把儒官怼的里外不是人,让他们确信,许清宵就是主兵伐的。
“恩,许清宵可以好好培养培养,说不定北伐之事可以提前了。”
“是啊,这些年来的官,都是一些窝囊废,一个个主张着休养民生,这个许清宵,一看就是能打仗的。”
他们笑呵呵地说着,故意说给儒官们听。
“也不一定,许清宵是读书人,或许根本不愿兴兵。”
有儒官忍不住开口,阴阳怪气了一句。
只是这句话说出,他们自己都不信,天机台早就说过,许清宵命带兵伐,
基本上可以断定,许清宵应该是要入兵部。
“不愿兴兵也无妨,最起码与尔等腐儒不一般就行。”
“走,今日老夫开心,来老夫家喝喝酒,庆祝庆祝这位大才。”
有国公开口,平日里都是被这群儒官怼,今天好不容易看儒官吃瘪,还不开心?
他们笑呵呵地离开,留下一群儒官愤怒不已。
“莫要多说了,回去再商谈,许清宵入京,北伐之事只怕愈演愈烈。”
儒官当中有人开口,语气莫名感慨。
因为众人都知晓,许清宵应该是主张兵伐之人。
就如此,圣旨传遍大魏。
南豫府百姓也算是彻底松了口气,虽说赋税增了三成,但至少他们也明白,百姓聚众之事,历朝历代都是大事,碰到狠一点的皇帝。
全部斩首都不足为过,好在的是他们没有闹事,只是无言支持。
所以朝廷的惩罚,不算严,但也不算宽。
李府之中。
当许清宵看到圣旨之后,整个人陷入了沉默。
圣旨内容,一字不差。
但许清宵从中看到了许多信息。
罚自己书信致歉严磊,这是一种偏袒,毕竟写封信罢了,大家明面上不能跟生死大仇一般,许清宵完全理解,而且也十分赞同。
罚严磊半年俸禄,这一点其实是一个警告,对儒官集团的警告。
而罢免王景,更是一个态度,说明陛下对现在的儒官势力有些不满了,否则的话,不需要走到这个程度,王景不算什么大官,但王景是儒官势力一员。
把他罢免了,无非是在告诉儒官势力,这天下还是皇帝的。
至于免除自己去贫苦之地育人,许清宵看到了皇帝的权衡之术,因为这个免除,是暂时免除。
暂时是什么意思?无非是自己要是做的好,为国家效力,那么自己就可以老老实实当官,若是自己不好好为国家效力,有什么私心,那就可以去老老实实回乡下教人去了。
“皇帝还是皇帝啊,能当皇帝的,果然没有一个昏庸。”
许清宵心中有些感慨,他瞬间读懂圣旨隐藏的内容。
尤其是帝王手段啊,任何一件事情都留有余地。
不过想想也是,一个女人,成为大魏女帝,开创先河,要是没有点手段,反而许清宵觉得有问题了。
“好在我许某一心为大魏。”
许清宵喃喃自语,无论皇帝是谁,也无论皇帝是什么性格。
杀忠臣也好,杀奸臣也好。
但绝对不会杀能臣。
毕竟自己主搞的是经济发展,又不是行兵打仗。
皇帝讨厌的忠臣是什么忠臣?是一直挑刺的人,挑刺还不给任何解决方案,这种忠臣该杀。
至于奸臣,就是养肥了杀的,毕竟但凡有点脑子的皇帝,岂能分辨不出忠奸?
昏君另算。
知道你是奸臣为什么还不整治你?还让你大肆敛财?道理很简单,养肥了再杀,或者留给下一代,当新手大礼包用。
如果养的极肥,那就当升级大礼包用,隔一段时间弄点钱来,隔一段时间弄点钱来,舒服的很。
就怕有些皇帝,错把升级大礼包当成新手大礼包,一刀宰。
但许清宵不慌。
他既不是忠臣,也不是奸臣,而是能臣。
能为大魏做事的能臣,绝对不哔哔皇帝一句,也绝对不讨好皇帝一句,做自己的事情,这种臣子还要杀,那就算是遇到了鬼。
当然,这些只是许清宵打趣之言。
十天内入京,许清宵还是要想清楚自己该走什么路。
直接入朝吗?
许清宵不太愿意,朝堂势力错乱复杂,自己完全就是三无情况,没有背景,没有人脉,没有资源,别人说错一句话,走错一步,或许还有后面势力兜着。
自己说错一句话,走错一步,那就可以等死。
得想清楚,最好是把自己下放,或者是边缘化一点,让自己先安安心心混点资历,不然有些吃不消。
摇了摇头,许清宵没有继续多想了。
而是开始思考另外一件事情了。
农业生产。
他这次入京,肯定是要面见皇帝。
见到皇帝之后,皇帝会问自己什么?肯定不是问自己吃了没吃啊。
哪里有皇帝这么脑瘫?
显然会直接开门见山,询问自己关于安国策的事情,总不可能见到皇帝,然后拐弯抹角说一些有的没的,再让自己回去吧?
这不是吃饱没事干?
既然是安国策的事情,那自己就必须要做好应对。
安国策的内容是搞‘大魏钱庄’,但‘大魏钱庄’这种东西,看起来很牛逼,实际上也挺牛逼的。
不过有一个致命问题。
假设百姓没钱怎么办?你钱庄虽然好,但我没钱啊。
没钱怎么存进去?正常的货币流通要不要?总不可能给自己家留一两银子,多余的全存进去吧?
为的是什么?那一点点的利息?
钱庄生利,肯定不能给太多,而不能给太多的情况下,对百姓而言,只能拿余钱去存。
以当下百姓的生活条件,压根就没多少余钱啊。
所以这就涉及到一个最关键的东西。
农业生产力。
有句老话说的很对,民以食为天。
粮食永远是第一位。
大部分的经济贸易源自什么?还不是源自国家生产稳定,百姓们能吃饱饭,只要解决了饭钱,那就想着玩乐。
不然饭都吃不饱,还去消费什么?
这就是为什么一些村镇县里面,不会有什么酒楼花楼一个道理,老百姓都吃不饱饭,还怎么去勾栏听曲?
而府郡当中,为什么这种行业多?因为大家最起码解决了基本的要求。
吃饱了,就想着一些别的事情。
所以,如果当今皇上是明君的,会在一瞬间知道安国策的问题所在。
这也是许清宵留个心眼,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计划全部写进去,要全写进去了,那要自己做什么?
监督?管理?
抱歉,这种人大魏简直不要太多,随便找几个王爷的儿子监督一下,或者找几个儒生去监督一下,完全足够了。
自己一下子就显得好像没什么用。
除非自己又拿出新的东西吸引皇帝注意。
自己有吗?
肯定有啊。
但为什么要直接拿出来?
得慢慢拿出来啊,现在拿出来做什么?嫌东西多?
自己好说歹说是武者,活个两百岁不过分吧?
按照大魏王朝的情况,和女帝的性格,总有一天会把自己掏空,那要是没了,在女帝眼中是什么?就是一个没有任何利益价值的臣子。
要是女帝念旧,让自己回去养老,还算是挺舒服的。
可万一自己做错点事呢?又看自己没用,女帝怎么办?还能怎么办?弃子呗。
当然还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,这个办法很简单。
不去当官。
大不了自己以后低调点,见到朱圣一脉就低着点头,客客气气喊一声诸位兄台好。
大不了让程立东一直找自己麻烦,忍无可忍,举报一下,鱼死网破。
大不了让白衣门找自己,哦,不对,白衣门找自己,肯定是让自己加入其中,然后让自己当卧底,还是得去当官。
所以现在的局面,自己不能不当官。
甚至必须要去当官,而且要做强最大,再创辉煌。
如此一来,才能保住自己。
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异术,如同悬在头顶上的刀,自己去当官了,知识更全面,针对异术就更简单了。
至于怕不怕,许清宵目前是不怕有人举报自己修行异术。
当初自己八品的时候,大儒看不穿自己,如今自己七品明意,至少天地大儒也看不穿自己。
至于天地大儒之上,许清宵不清楚,但也不管这么多了。
所以自己必须要去当官。
自己没有任何人脉资源,唯一的人脉就只能是皇帝。
朝堂,无非就是皇帝的游戏。
安国策让皇帝看到希望,那么生产力就能让皇帝看到更多希望。
而这个生产力,许清宵有三个办法解决。
第一,种子水稻,简单点来说,找到土豆红薯这种东西,大面积种植,目前没找,仔细找找应该有。
第二,优化工具,类似于水车啊,犁地工具升级一下,尤其是水车,搭配一下渠道灌溉,各地各县就不会因为水源大打出手,保证每一块土地都能得到水源支持。
第三,类似于化肥这种东西,不过这东西许清宵没有任何研究,说完全不懂也不是,懂一点皮毛,想要解决还是得多看看书,好好研究研究,总能出结果的。
以上三点,足可以让大魏女帝对自己刮目相看了。
而且最容易实现的就是水车,这玩意可谓是安国神器。
就拿平安县举例子,五千亩田,只有两条水源,勉勉强强可以管好自己,但隔壁县就不行,所以年年为水源的事情大打出手。
最后还举行各种比赛,谁赢了谁获得水源资格,如此一来,肯定是偶尔丰收偶尔不丰收。
有了水车,再加上这是有修士的世界,完全可以搭建更好更完善的渠道灌溉系统,到时候五百里外的水运过来,十个县都能利用到水源。
想不丰收都不可能。
如果自己再找到土豆红薯,甚至搞出杂交水稻出来,那简直是功德无量。
要是再能弄到化肥,提高生产量,甚至搞出三季稻这种东西来。
不出五年,大魏王朝就又要进入全面富饶的阶段,而那个时候自己推广出大魏钱庄,促进经济发展,打开天下贸易。
开海禁,玩一手扩疆殖民,天下人替大魏打工。
请问一下,自己在皇帝眼中是什么?
是能臣吗?
格局小了。
是亲爹。
是老天爷派来让她享福的亲爹。
这个时候,许清宵可以保证,就算有人举报,自己修炼异术,那又如何?
皇帝唯一做的事情,就是把这个举报人干掉,满朝文武哪怕是儒道一脉,也得捏着鼻子证明,自己没有修炼异术。
安国策,生产力,开海禁,殖民计划。
光是这些东西,就能让大魏强大十倍,甚至百倍不止。
那个时候,北方蛮夷?
我他娘的肉蛋牛奶全给大魏子民吃上,下一代人人如龙,一个打十个蛮夷。
朝东边横推,打上圣山。
朝南边横推,推平十万大山。
往西边横推,把西域一块通通干翻。
往北边横推,打到蛮夷老家建个都护府。
到了这个时候,如果没事干,就看看有没有仙界,有的话就打上仙界。
想到这里,许清宵露出了笑容啊。
不过打上仙界有些夸张,但横推天下是没有任何问题。
当然这些事情就交给武官们去做。
自己是读书人,君子动口不动手,要保持良好的形象。
当下,许清宵开始制定计划,以及画图,将水车这个概念搞出来。
他没有多少时间,三天后就打算离开南豫府,回去一趟,向老师报喜,也算是衣锦还乡。
所以直接开始做事,不浪费一分一秒。
也就在此时,李鑫来了。
“许兄,好事,大好事,京都不少国公郡王都给你发来了贺帖,送来了几十车礼物。”
“你所做之事,赢得这些武官好感,他日入了京,至少有些底气啊。”
李鑫十分兴奋,将贺帖交给许清宵,兴奋无比道。
“恩。”看到这些贺帖,许清宵反而十分平静,而后开口道:“李兄,帮我个忙,将那些礼物全部变卖掉,留一小部分,我另有用处。”
许清宵开口。
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,许清宵自然全部照单全收,可收下并不是为了个人享用,而是用来做其他事情。
比如说这个水车工程。
搞水车肯定要花钱,而且花的绝对不少。
刚好这些银子可以拿来搞水车。
“行,我现在让人去做。”
李鑫点了点头。
而许清宵也没有多说什么,开始认真做自己的事情。
转眼之间,过了三天。
这一日。
南豫府下。
百姓们相送,李鑫,王儒等人也送行,南豫府的读书人全来了。
“诸位,就送到这里吧,许某何德何能,有这般待遇。”
城门外,许清宵朝着百姓们深深一拜。
朝廷圣旨下来,百姓们也知道许清宵为他们求情之事,这份恩情百姓记在心中。
如今许清宵要离开,他们自然过来相送。
一拜过后,许清宵与陈星河转身离开,李鑫王儒二人跟在身后,他们要送许清宵十里。
离开南豫府。
许清宵将几张纸交给李鑫。
“李兄,不要多问,你命人将此物打造好来,然后用我上面写的方法去做就好,至于所需要花费的银子,之前不是变卖了那些礼物吗,若是有余,先存放于你,若是不够用,劳烦李兄先帮愚兄垫付一番,往后自然偿还。”
“同时,每隔一段时间,李兄切记,一定要与我书信来往,遇到任何问题,也要及时告知。”
许清宵拿出的东西,是水车设计图以及使用方法。
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。
水车好不好,有没有作用,适不适合大魏王朝,都说不准。
贸然去京都,然后告知皇帝,这东西非常好,你赶紧推广,先不说皇帝答不答应,万一没用呢?万一有其他问题呢?自己怎么解决?
倒不如让南豫府先试一试,李鑫是自己的迷弟,许清宵信得过。
也根本不怕李鑫拿出去说这是他自己弄出来的,毕竟这种事情,要是瞎说,随便问点相关问题就答不出来了。
要是闹大了,天地大儒可是拥有问心之力,你要是不怕死,尽管承认。
所以许清宵没有任何顾忌,但还是得提醒李鑫好好保管。
“请许兄放心。”
“若是超额,愚弟来付,无需许兄垫付。”
李鑫接过图纸,但并没有去看,而是认真回答道。
“不用,该是多少是多少,而且也不需要我来垫付,行了,你们也莫要送十里路了,有些遥远,就到这里吧,我也不想走了,师兄我们上马车吧。”
许清宵拍了拍李鑫的肩膀,随后看着王儒道:“王兄,别送了,下次有机会,一起喝酒,只要不去烟花之地就好。”
许清宵笑着说了一句,便与陈星河一同上了跟随的马车。
抓紧时间回去吧。
“许兄慢走。”
“许兄,我过些日子也要去京都找亲戚,到时候找你喝酒。”
李鑫与王儒开口,目送许清宵与陈星河离开。
马车疾驰,黄沙滚滚,不多时便消失在了官道上。
与之前不同的是,南豫府给许清宵安排的马车都是极品千里马,回去只需要半天的时间,到时候许清宵也要坐这辆马车去京都,
所以在平安县待两天差不多,五天的时间,足可以赶到大魏京都。
车内。
陈星河一如既往的清傲,不怎么说话。
许清宵本来是想让陈星河弄水车之事,但想到自己这位师兄比较清傲,而且喜读书,不想耽误他,再者权力上这位师兄也做不到李鑫那般。
毕竟李鑫是府君之子,所以就没有让陈星河帮忙,但也无妨,无论是谁都一样。
随后,过了四个时辰后,一直沉默的陈星河忽然开口。
“师弟,师兄便不与你同回平安县,师兄回去一趟,过些日子打算云游,你到了京都记得给我写封信,我好知晓你在何处,没事可以通通书信。”
陈星河开口,他不打算回去,倒不是有什么要事,而是跟许清宵在一起,回去也没多大意思。
“师兄,不去见一见老师吗?”
许清宵有些惊讶。
“不去了,车夫,停一下。”
陈星河很果断,让车夫停下之后,便从车内下去,一个人独自离开。
“师兄,若是有事,直接书信,来了京城,也一定要通知师弟。”
许清宵对陈星河还是很有好感的,自己师兄学朱圣之意,却为了自己,与朱圣一脉成为敌对,光是这一点,许清宵便知道这位师兄对自己很好。
他大喊一声,而陈星河背对着许清宵,挥了挥手,当做离别。
马车疾驰。
待声音越来越小后,陈星河不由回过头去,看着滚滚黄沙,不由缓缓开口道。
“既生河,何生宵。”
淡淡的一句话,表达出陈星河痛苦的内心。
他何尝不想回去衣锦还乡?
可在许清宵面前,一切光芒都显得那么的黯然,他陈星河宁死不当绿叶。
“我要云游四方,拜访明贤,师弟,虽然现在你已明意,但师兄一定会超越你的。”
“下次再见时,师兄一定立言!”
陈星河开口,说完此话,他满脸坚决地离开了。
就如此。
两个时辰后。
马车来到了平安县。
此时此刻,平安县几乎所有百姓都聚来了,在县门等候。
待看到马车,一时之间人声鼎沸。
“是许清宵来了!”
“是许万古来了。”
“许万古来了,快快快,打鞭炮。”
“奏乐,奏乐,你们还愣在干什么?敲锣打鼓啊。”
随着一道道声音响起,顿时之间,平安县显得无比热闹。
敲锣打鼓之声。
鞭炮齐鸣之声。
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皇帝来了。
马车停下,许清宵缓缓走了下来,还没来得及反应,李县令便急急忙忙赶来。
“清宵,清宵,你可算回来了,我等你很久了。”
“来来来,赶紧去县衙,给你准备好了庆功宴。”
县老爷最为激动,上来就拉住许清宵的手,显得无比热情。
“县老爷,莫要如此,莫要如此。”
感受到众人的热情,许清宵有些哭笑不得。
“唉,还叫什么县老爷,见外了,见外了,叫声叔就行,你小时候不就是这么叫的?”
“走走走,去庆功宴庆功宴,咱们县出了你这位大才,可谓是光宗耀祖啊。”
李县令激动无比,硬拉着许清宵去庆功宴。
而周围数千百姓也显得极其兴奋。
“清宵,我是你三叔啊。”
“清宵,我是你二大爷,还记得我吗?”
“清宵,你小时候来我家,我还给你两鸡蛋,记得吗?”
“叫什么清宵啊,叫万古,许万古,人家是万古大才。”
“万古,你小时候不是觉得我家闺女长得还不错吗?要不要联姻啊?我女儿嫁给你。”
“清宵,我女儿漂亮,我女儿水灵,喜欢吗?喜欢嫁给你。”
“万古,要老婆不要?”
村民们无比激动,他们各自喊着,许清宵压根就听不清他们说什么,只能不断笑着点头。
如此,一直到了庆功宴上。
所有差役轮番上来攀关系,各种羡慕各种吹捧,整个庆功宴在祠堂摆着,李县令和各方族长纷纷烧香祭祀,感慨平安县出了一位大才。
等祭祀完了,李县令非要让许清宵写点字,做成牌匾挂在平安县祠堂和县口。
乡亲们的热情,让许清宵实在是招架不住,但写字还是得写。
就写了个人杰地灵,字迹还行,挺工整的。
然而在众人眼中,这就是圣人之字,一个个吹捧。
甚至许清宵用过的毛笔,直接装盒,放入祠堂供奉,属实有些夸张。
随后便是庆功宴开始。
众人纷纷敬酒,许清宵也一一回之。
喝了足足两个时辰,最终许清宵有些醉意了,大家也觉得差不多了,就送许清宵回去休息。
是夜。
许清宵躺在床榻上。
他有些醉意,但并没有真正醉。
等休息的差不多了,许清宵便开始继续练功。
这些日子明意,却没有安安心心练功,有些荒废。
肯定是不行的。
虽然自己儒道七品,但许清宵时时刻刻明白,自己是名武者。
不过看现在的样子,好像所有人都忽略自己是武者。
这样也挺好的,等自己武道追赶上来,如果有人对自己图谋不轨,以为自己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生时。
自己完全可以亮出这张不算底牌的底牌。
来个重拳出击。
一刻钟后。
许清宵运转周天结束。
第一条气脉圆满,完全可以凝聚第二条气脉了,不过现在不急,等到了京城再突破也不晚。
武道不能急,基础得打好。
下个月凝聚第二条气脉,再下个月凝聚第三条气脉。
就可以考虑突破八品的事情了。
九品凝脉。
八品则是丹田境。
武道这条路,必须要走,而且绝对不能忽略。
因为这是真正能自保的东西。
皇权也好。
儒道也罢。
人脉再好。
都不如自身强大,若有朝一日,自己当真没有才华,当真遇到麻烦,若自己是一品武者,请问一下谁敢找自己麻烦?
就算是大儒又能如何?
你大儒是克制邪祟,我又不是邪祟,我许清宵正能量的很。
真要是把自己惹急了,信不信大儒我都敢打?
所以笃定这个主意后,许清宵安心入睡了。
翌日。
天刚亮。
许清宵便起身洗漱,而后来到马车当中,取出一些银票,和不少礼物,银两是变卖国公送礼的银两,绝大部分在李鑫手中,用来制作水车,一部分在自己手中。
银两不算少,一共有两千两,许清宵找到李县令,将银两交给对方,用来发展平安县,也算是报恩,自己毕竟是孤儿,从小到大肯定受过大家的恩惠。
两千两银子对他许清宵来说很多,但对于整个平安县来说不算多,权当做是报恩。
礼物备了两份。
一份给了赵大夫,只是赵大夫并不在家中,许清宵也没多想,将礼物留下。
剩下一部分许清宵带给自己老师周凌。
来到周凌家中。
师娘最为激动,早已经备上诸多菜肴,而老师家中也不止一人。
十里八乡的夫子都来了,就是为了见自己一面。
“这就是许清宵吗?当真是一表人才啊。”
“不错,不错,不愧是万古之才。”
“周夫子,还不来看看你的爱徒,唉,我为何遇不到这般徒弟呢。”
“一大早就来,你这徒儿是尽了心,还准备了这么多礼物,当真是羡煞我等啊。”
众夫子纷纷夸赞许清宵,同时也无比羡慕周凌。
而周凌缓缓从大堂内走出来,穿上了一件新衣,容光焕发,看得出来他很开心,真的很开心。
尤其是一些夫子夸赞,让周凌是开心的要起飞。
不得不说,许清宵第二天清晨就来,这的确是给面子,心中有他这个师父,还备上不少礼物。
这如何不让他喜悦?
之前还有人揣测,说许清宵如今大名鼎鼎,可能都不会记着他这个老师,毕竟他也没教许清宵什么。
如今许清宵的出现,狠狠打脸,也让他风光无限啊。
“学生许清宵,今高中府试第一,前来恩谢师父师娘。”
许清宵朝着周凌行大礼,一来是由心,二来也是给这些夫子看的。
自己老师肯定要让他有面子。
“无妨,无妨。”
周凌笑着回答。
而师娘更是笑容满面地拉着许清宵道:“别这么客气了,都是一家人,师娘给你准备了不少好菜,多吃一点,多吃一点。”
很快,许清宵入座,也向众夫子行礼。
饭桌当中,众人对许清宵简直是赞不绝口,夸的许清宵如同圣人下凡一般。
而周凌不怎么说话,全程笑着,毕竟再说点什么话,容易惹人妒了。
这顿饭持续了一个多时辰,夫子们也有些不舍离开。
让许清宵与周凌师徒二人好好待。
“老师,陈师兄说有些事,过几日再来见您。”
许清宵开口,提了一声陈星河的事情。
“你师兄的性子为师知晓,料到他不会来了。”
“行了,你今日前来,为师有些话正好问问你。”
“陛下让你过些日子就进朝中,你有何打算?”
随着夫子们离开,周凌很认真开口。
询问许清宵未来的打算。
“老师,学生打算,去了朝中,先去拜访一些人,问问他们的意见。”
许清宵说出想法。
“恩,不错,为师听闻朝中有不少人对你颇有好感,你先去拜访是对的。”
“不过要记住,少说多听,听听他们的意见,同时不要尽快做决定。”
“朝堂深似海,每一句话,每一步,每一个动作你都要想清楚,切莫乱语。”
“不过为师方才与几位夫子谈论,你已得罪朱圣一脉,若是可以的话,最好还是和解,毕竟朱圣一脉,乃天下文人之首。”
“得罪他们,对你有害无利,再者有件事情,你千万不要参合进去。”
周凌十分认真。
“请老师明言,学生谨遵教诲。”
许清宵回答。
“北伐之事,千万不要参合,无论如何,与你无关,这是朝堂争斗最大之事,国公郡王,文臣大儒都争的不可开交。”
“你无根无萍,参与此事,不亚于是步入深渊,知道吗?”
周凌无法告诉许清宵,该走哪一步,只能告诉许清宵哪一步不能走。
“学生谨记。”
许清宵点了点头。
“恩,那为师就没什么说的了,对了,有件事情,你帮下为师。”
周凌起身,这般说道。
“老师,您直说。”
许清宵有些好奇了。
而此时,周凌抱来厚厚一叠书籍,摆在许清宵面前道。
“这是为师写的育人书,你帮为师在上面落名,也不多,一百来本就行,回过头为师要去周围几府,谈论一番。”
“你要入京,所以为师就不拖着你,来,写吧。”
周凌很认真道。
自从许清宵出了名以后,他也跟着出名了,十里八乡,各县各府都来问他是如何培养许清宵的。
所以周凌就写了本育人之书,想着要是许清宵落个名,估计能更好卖出去,到时候赚来的银两,既能补贴家用,也能开设学堂了。
许清宵微微沉默,但还是老老实实落名,主要还以为是什么大事,没想到就这。
“对了,我这些日子研究古籍,发现有个地方跟你上次说的明月山有些相似。”
看着许清宵在落名,周凌随便扯了个话题。
“相似?”
“恩,不过应该也不是,反正你现在也不找了。”
周凌看得出来,许清宵对此事不感兴趣,所以不再提了。
“恩。”
许清宵点了点头,他已经得到了武帝遗宝,望秋山就是明月山,找到个相似地点,估计意思差不多,对自己没什么作用了。
很快,数百本书籍落名结束。
许清宵松了口气。
周凌又抱来了几十本书道:“再落几个,反正时间还早,陪为师聊聊。”
许清宵:“......”
武昌一年。
四月三十日。
天微亮。
许清宵坐上了马车,在平安县数千百姓的目光之下,缓缓离开。
待许清宵离开后,李县令大手一挥,顿时数十人拖着一块石碑,立在了县口。
上面赫然写着。
【许清宵故乡之地】
与此同时。
南豫府。
也是一辆马车缓缓出来。
马车当中,坐着的人正是严磊。
南豫府的遭遇,是他这辈子都忘记不了的。
许清宵,他记在心中。
马车缓缓行驶。
一个时辰后。
突兀之间,马车停下来了。
严磊微微皱眉。
将帘子缓缓推开。
是一名男子,站在马车之外,挡住了去路。
南豫府外。
一处山脉当中。
程立东的身影极快,他在追赶着一道身影。
“不要跑,我是来找你合作的。”
程立东开口,让对方不要跑。
而后者却没有任何一点反应,继续奔跑。
一瞬间,程立东取出一枚丹药,吞服过后,速度瞬间提高三成,赶超后者。
“兄弟,莫要跑了,我是来找你合作的,你放心,我绝对不会出卖你。”
程立东开口,拦住了对方。
这是一个中年男子,长相普通,被程立东拦下之后,他一语不发,也吞服一枚血红色的丹药。
“程立东,你当我傻子吗?找我合作?你追赶我就已经知晓我的身份,你身为准百户,大魏朝廷的狗官,你找我合作?合作什么?”
“我告诉你,我自幼加入白衣门,为白衣门赴汤蹈火,我的命是门主给的,今日就还给门主。”
中年男子冷声开口,他一脸决绝。
而程立东持刀而立,看着对方摇了摇头道:“你误会了,我虽是朝廷命官,但我已经辞去准百户之职,我来找你合作,是想要加入白衣门。”
“若我骗你,不得好死,再者我现在与你一同去见上面的人,难道你们白衣门还怕我一个准百户?”
程立东发自内心说道,不惜立下誓言。
并且这话说的也极对,堂堂白衣门,怎可能怕一个准百户。
看着程立东满脸的坚决,白衣门男子有些愤恨。
“你为何不早点说?”
他攥紧拳头怒吼道。
“你方才一直逃,我没有时间说?”
“而且现在说不是一样的吗?”
程立东微微皱眉,不明白对方为何这样开口。
“不一样了,我刚才已经吞了绝脉丹,你若是早些说,我就不会吃了,程立东,你个王八蛋。”
他说到这里,直接一口血吐出,随后直勾勾地躺在地上,绝灭了生机。
程立东:“......”
他有些懵,实在没有想到白衣门竟然如此坚决,直接吞绝脉丹,宁死也不想被自己生擒。
该死啊!
程立东攥紧拳头,他看到这一幕有些气愤,也有一些恼怒。
自从许清宵离开南豫府后,他便开始暗中调查另外一件事情。
白衣门的踪迹。
吴言是白衣门之人,若是将东西交给许清宵,那么就意味着许清宵必须要和白衣门之人见面,而自己若是加入白衣门,完全可以与许清宵合作。
是的,他还是想要和许清宵合作,害不害死许清宵是另外一回事,他恨许清宵,恨死许清宵,可他更加知道,怎么做对自己有好处,怎么做对自己没有好处。
最终他还是选择妥协,想要与许清宵合作,可他知道许清宵不可能与他合作。
尤其是现在,许清宵明意,更是不可能与自己合作了。
之前他还希望许清宵明意失败,遭受朝廷打压,这样一来有合作的机会。
可现在是一点都没了。
所以他便想到了另外一个办法,找到白衣门,与白衣门的人合作,借此得到许清宵真正的把柄。
但现在看来,这个办法还是行不通。
他千辛万苦才找到一个潜藏在南豫府的白衣门弟子,结果就这样死了。
不甘!不甘!极其的不甘啊!
白衣门弟子也不知道为什么,突然一夜之间撤离整个南豫府,就留下这一个棋子,今日逃离被自己抓住,却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。
“许清宵!你当真是畜生啊!”
程立东攥紧拳头,虽然这件事情与许清宵没有太大的关系,但这并不影响他怒骂许清宵。
长长吐出一口气。
程立东目光冷冽,以目前的情况,他与许清宵之间相差十万八千里,甚至说如果自己敢再去找许清宵,估计能被许清宵直接弄死。
所以他必须只能走另外一条路了。
虽然这条路很冒险,可他还是要走,他不可能看着许清宵节节高升,也绝对不可能看着许清宵独占宝物。
绝不可能。
下一刻,程立东离开此地,消失不见。
翌日。
大魏京都。
文武百官一如往常一般上朝,只是今日唯一的区别就是,武官们的笑声更大了些,儒官们比以往更加沉默。
所有人都知晓,昨日发生了什么事情,今日上朝,很多人都等着看儒官们的笑话。
虽说这群儒生发布昭文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还是赢了,可这帮武官可不管你赢了没赢,今日朝堂之上必要上演一场好戏。
“进殿。”
随着一道嘹亮之声。
文武百官整齐入殿。
待百官入殿之后,众人开始跪拜。
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
声音落后,女帝之声响起。
“平身。”
当下众人起身,如每日一般,前半个时辰还是在商谈国家大事,彼此都很和谐。
等国家大事商谈完毕之后,大家开始沉默了。
儒官们沉默很正常,毕竟他们不愿意主动提,提出来干嘛?找骂?
武官们沉默也很正常,儒官不说话,他们就不能喷,倒不是不可以主动找麻烦,而是得有个缘头,不然显得好像站队许清宵一般。
看重许清宵是看重许清宵,朝堂上有很多潜规则,不能乱来。
每一句话,每一个动作,甚至每一个言论都代表着一种态度,所以朝堂不可乱语,毕竟乱说话的要么就被下放走了,要么就没了。
也就在此时,女帝的声音响起了。
“众爱卿,许清宵之事,如何了?”
她的声音响起,主动提起此事,算是抛砖引玉。
此话一说,儒官们就不能当做没听到了。
“回陛下,此事已经出了结果,我等调查清楚,严磊的确有些失言不公之地,故正明大儒已罚严磊,并昭告天下文人,对此事负责,许清宵无过。”
朝堂当中,依旧是王景站了出来,如此说道。
在皇帝面前,可就不能说那套什么许清宵误入歧途这种话了,这是为了恶心许清宵,不是为了恶心皇帝的。
“既然事情调查清楚,自然最好,那此事到此为止吧。”
女帝的声音继续响起,她是皇帝,不会偏袒任何人,也不会说去故意惩戒一批人,除非她需要,不然的话所有事情,最好结果就是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。
也就在此时,武官的声音响起了。
“陛下,臣有不同意见。”
武官当中,依旧是赵岩出来。
“臣认为,此事既许清宵无过,但前日早朝,王景怒斥许清宵,在未调查清楚事情真相之后,却各种污蔑,以致于许清宵蒙受不白之冤。”
“若是其他人还好,可此事影响天下文人,许清宵无缘无故被天下文人唾骂,若是就这样善罢甘休,那岂不是对许清宵不公?”
“再者,许清宵还未入朝廷,他本有一颗赤子之心,可这件事情草草了结,实在是寒了其心,所以臣建议,若许清宵无过,此事应当重罚儒官。”
赵岩开口,将态度说的很明确。
许清宵无过,那你们就是有问题,没调查清楚,污人家名声,而且还是一个满腔热血,一心为国之人,要是就这样算了,那天下人如何看待朝廷?
赵岩这番话,不是他自己说出来的,而是武官集团整体想出来的对策。
抓住这次机会,狠狠打击这帮儒官,毕竟下次可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。
此话一说,王景之声响起。
“陛下,此事本身就存在许多误解,臣等虽有些冲动,可原因还是许清宵有些污蔑圣意,所以一时气急,还望陛下明鉴。”
王景开口,将所有的锅甩给圣人。
“笑话,你们污蔑许清宵,害的许清宵背负莫大名声,现如今又找个这般借口,圣人圣人,这也好在圣人已经逝去,否则的话,圣人都不知道该怎么接你这番话。”
赵岩开口,他又不是儒生,只要不羞辱圣人就行,说点这种话倒也无妨。
“你,赵岩,你侮辱圣人。”
王景怒斥道。
“又来了,又来了。”
“陛下,臣对圣人也十分尊重,但这帮儒官动不动就是拿圣人来压人。”
“臣想问一问,这里到底是朝堂?还是文宫?若在文宫,臣有罪,若在朝堂之上,臣并不觉得有辱圣人。”
赵岩开口,一句话顿时让场面变得极其安静。
尤其是王景,脸色瞬间煞白,而诸多儒官也有些变色。
他被套话了,被赵岩阴了。
赵岩这句话表面上是给自己解释,可实际上是在说什么?
是在说皇权大还是圣人大。
自古以来,儒官奉圣人,圣人在前,皇权在后,按照这个逻辑走,这个倒没什么关系,毕竟是圣人,给点面子很正常。
再者圣人已经不在当世了,就相当于是一个吉祥物,一个精神象征,往往一些大事之时,皇帝也会去文宫祭拜一下圣人。
但这些不过是为了安天下文人之心罢了。
圣人大还是皇帝大?这个问题只要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,自然是皇权大于圣人。
因为圣人是用来崇拜的,是用来当做精神支柱的,你们文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,怎么夸圣人都行,想夸就夸,皇帝不如圣人也正常,毕竟皇帝也是人,有私心有欲望。
可到了朝堂上,那就是皇帝大,若是皇帝不大,圣人大?那为何不是圣人掌控天下?
赵岩一番话,完全就是要将王景置于死地。
“陛下!此地自然是朝堂,王景是读书人,尊重圣人正常,方才之言,也也是就事论事,望陛下明鉴。”
此时,有人开口,是一位大儒,周立宁,周大儒。
他开口为王景解释,不然的话,王景要麻烦了。
“周儒所言非也,尊圣之道,可以理解,但王景所作所为,却不敢苟同,陛下,臣觉得赵岩所说极是,臣认为,应该重惩儒官,至少参与过此事的儒官,皆削职,以示天下。”
“让天下人知道,朝廷心如明镜,对就是对,错就但是是错,绝对没有营私结党,合众打压。”
安国公的声音响起了。
对方派出大儒,安国公就不可能不上,毕竟他之前为许清宵出过声,索性好人做到底,送许清宵一份大礼。
“陛下!安国公所言夸张,此事,的确是严磊严大儒有些不公,但许清宵说是说无过,可到底有没有过错,还未彻彻底底查清。”
“臣等认为,此事到此为止尚好,至于天下文人之事,臣等也已经发布昭文,还许清宵一个清白了。”
周立宁出声,如此解释道。
“笑话,周儒,你真当老夫看不懂你们的昭文?”
“明面上是说你们有过,可实际上却继续污蔑许清宵误入歧途,当真是损人,将自己的过错就轻避重,逼许清宵进入绝境,还真是为人师表,大儒风范啊。”
“你们读书人这样做,就不怕遭天谴吗?这要是那一天圣人复活了,老夫担心圣人要出手灭了尔等。”
安国公就等着这句话,如今对方说出来,他直接开喷。
一帮狗东西。
“安国公!一生征战,为大魏立下功劳无数,不过却没有读多少书,周某理解,也不与安国公争论什么,毕竟安国公有功于社稷江山。”
周立宁没有生气,至少明面上没有生气,但这句话也很损,直接骂安国公没念过书,懒得跟你争吵。
“呵,老夫随先帝征战多年,的确没读多少年书,但老夫也知道,错就是错,对就是对,哪里像尔等一般,知错明错不认错。”
“哦,老夫明白了,原来念书就是为了这个啊,那行,以后老夫让儿孙们多去念书,也免得做错事了,被人辱骂。”
安国公是什么人?
书虽然念的不多,至少也读过点,一生征战,见识极广,而且又在兵营之中混了多少年?这点嘴皮子功夫还没有?
“安国公说笑了,若尔真懂圣言,就说不出方才之话,不过也无事,若是安国公不介意,可以将儿孙送来周某家中,周某定会好好教,也算是文武合一,留一段佳话。”
周立宁不愧是大儒,养气功夫很强,压根不生气,反而一句话说的这群武官有些恼了。
这话的意思不就是再说,你安国公没文化粗人一个,教不好儿孙,让我来教吧。
两人在朝堂上争吵,不算什么稀奇事。
也就在此时,女帝之声响起。
“好了。”
淡然的声音响起,两帮人马顿时安静下来。
“今日清晨,许清宵让南豫府府君,遣人送来一封信,尔等先听听许清宵之意。”
她开口,道出一件事情。
当下众人有些好奇,不知许清宵送来什么信。
很快婉儿取出信件,开始念诵道。
“学生许清宵,叩见陛下。”
“学生有错,错再三,其一三日之前,于南豫府楼宴之上,怒斥严磊大儒,此乃学生不尊长辈,严磊大儒年事已高,学生如此行为,实属不该,望陛下恕罪,望诸大儒恕罪,为此学生愿往穷苦之地,教书三年,弥补此等之错。”
“其二,学生为百姓伸冤,而忽略律法之严,任性妄为,而后更是引来百姓上街,此事学生有错,错在未能好好解决此事,只凭一时之气,学生理应上奏严磊大儒,好好详谈,严磊大儒不愿,学生应当寻其他大儒,若其他大儒不愿,应当赴京面圣,天下之大,总有伸冤之人,故学生恳求陛下。”
“饶恕百姓之罪过,学生愿意受一切罚,还望陛下明鉴,还望陛下可怜天下百姓。”
“其三,学生不应此时立言,朱圣之意,吾辈读书人皆因好学,朝中大臣,天下名儒,也皆为朱圣门徒,他们一生为大魏江山,为天下文人做了太多,学生鲁莽,立言说教,忤逆名儒,理该静心等待,潜心读书,三五三年后,再立言不迟,以免忤逆名儒。”
“学生许清宵,罪该万死,还望陛下宽恕。”
婉儿之声响彻大殿。
这一刻,所有人都安静下来了。
只是大家表情不一,儒官们一个个脸色难看。
而武官们则一个个有些古怪,似乎是在憋笑。
许清宵这封书信,可谓是杀人诛心啊。
第一句话,以退为进,学大魏文宫,你主动承认错误,我也主动承认错误,我错就错在,严磊年龄这么大了,倚老卖老也正常,我年轻人忍忍又何妨?
你们罚严磊抄录圣言,那我就去贫穷之地教育百姓,总比你抄点东西好万倍吧?
当然许清宵如此大才,朝廷肯定不会让他去做这个,所以完全就是漂亮话罢了。
第二句话,就更绝了,没有为自己伸冤,也没有诉苦,而是为百姓求情,在道德立场上站住了脚,大魏文宫凭借昭文赢得天下文人之心,那许清宵继续赢得百姓之心,天下文人是多,可天下的百姓更多。
同时许清宵还讥讽了一遍朱圣一脉,自认为错就错在,严磊不讲道理,大魏文宫总有人讲道理吧?如果大魏文宫不讲道理,皇帝总讲道理吧?难不成就没有一个讲道理的人?
但让武官心中无比畅快的是第三句话。
你们不是说我许清宵误入歧途?我许清宵不认为是误入歧途,而是立言早了。
毕竟当世还有你们这些大儒在,一个个倚老卖老,容不得年轻人上来,我应该晚个三年二三年,等你们都死光了,我在来立言,这样就没有事了。
我的我的。
这封书信,三个认错,都是在讽刺朱圣这一脉的门徒。
但其中技巧,却跟大魏文宫一样,可谓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。
好家伙。
好家伙。
众官员皆然明白,许清宵绝对不是那种只会死读书的文人,其智谋绝非小可。
“陛下,许清宵所言极是,臣看得出来,许清宵也愿意到此为止,不知陛下如何抉择?”
也就在此时,周立宁抓住机会开口。
虽然许清宵这封信话里有话,但眼下对他们最有利的事情,就是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。
不然的话,继续扯下去,只会越来越麻烦。
要是对立面是武官,他们绝对愿意扯下去,可对立面的人,不过是一个许清宵。
是一个人,一个根本对朝堂没有任何作用的人,即便是许清宵被赐死,他们也没有任何好处,反而若是被许清宵抓住不放。
他们就是血亏,尤其是这帮武官,更是在隔岸观火,儒官一脉也没有这么蠢,赶紧把这件事情解决再说。
“好了。”
女帝开口,闹到这个程度,她的确要做一个了结,不可能一直拖着。
“传朕旨意,许清宵怒斥大儒,实为无辜百姓,一时之怒,罚许清宵入京之后,书信严儒致歉,而严磊执法不公,罚俸半年。”
“南豫府百姓之乱,实为误会,并无民变之事,但依罚南豫府税加三成一年,以儆效尤,南豫府府君李广新,监管不当,念其功劳,功过相抵,再罚俸一年。”
“至于许清宵自我罪过,愿去穷苦之地育人教学弥补,朕允,只是如今大魏百废待兴,需大量人才,故暂时免除,十日内尽快入京,为国效力。”
“而儒官王景,未查事由,污他人清白,引来闹剧,为罪其首,免除官职,终身不可录。”
“退朝。”
大魏女帝开口,将整件事情盖棺定论。
儒官一脉,皆然有些沉默,尤其是王景,更是面如死灰。
他知晓自己成为了替罪羊,虽然大魏文宫不会放弃他,后半辈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,可离开了朝堂,几乎丧失一切。
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
众人不敢多言,起身退朝,陛下已经开了口,那么就只能严格去执行。
武官们满是笑容,走起路来带风。
儒官们沉默不语,心情有些复杂。
至于文官们就认真牢记,免得以后自己遇到这种事情。
说来说去就是一点,没事别出头,你看看王景,现在好了吧?才不过四十岁,按理说未来当个五品官是没问题的。
现在什么都没了,这就是朝廷啊。
说错一句话,站错一次队,你就可以回家了。
别觉得自己身后有人,除非你背后是皇帝,而且皇帝无条件相信你,否则的话,不管你背后是谁,做错一件事情,就可以回家。
这还算好的,只是罢官,碰到那种发配边疆那才惨。
百官离开。
直到出宫后,武官之中有人不禁开口道。
“这许清宵,看来当真是我兵家之人啊,啧啧,这封信没点锐气写不出来!”
“是啊,是啊,我兵家有此人,未来要大兴了。”
众武官开口大笑道,之前他们只是觉得许清宵可能主兵伐,但这也是可能。
可如今许清宵这一封信,把儒官怼的里外不是人,让他们确信,许清宵就是主兵伐的。
“恩,许清宵可以好好培养培养,说不定北伐之事可以提前了。”
“是啊,这些年来的官,都是一些窝囊废,一个个主张着休养民生,这个许清宵,一看就是能打仗的。”
他们笑呵呵地说着,故意说给儒官们听。
“也不一定,许清宵是读书人,或许根本不愿兴兵。”
有儒官忍不住开口,阴阳怪气了一句。
只是这句话说出,他们自己都不信,天机台早就说过,许清宵命带兵伐,
基本上可以断定,许清宵应该是要入兵部。
“不愿兴兵也无妨,最起码与尔等腐儒不一般就行。”
“走,今日老夫开心,来老夫家喝喝酒,庆祝庆祝这位大才。”
有国公开口,平日里都是被这群儒官怼,今天好不容易看儒官吃瘪,还不开心?
他们笑呵呵地离开,留下一群儒官愤怒不已。
“莫要多说了,回去再商谈,许清宵入京,北伐之事只怕愈演愈烈。”
儒官当中有人开口,语气莫名感慨。
因为众人都知晓,许清宵应该是主张兵伐之人。
就如此,圣旨传遍大魏。
南豫府百姓也算是彻底松了口气,虽说赋税增了三成,但至少他们也明白,百姓聚众之事,历朝历代都是大事,碰到狠一点的皇帝。
全部斩首都不足为过,好在的是他们没有闹事,只是无言支持。
所以朝廷的惩罚,不算严,但也不算宽。
李府之中。
当许清宵看到圣旨之后,整个人陷入了沉默。
圣旨内容,一字不差。
但许清宵从中看到了许多信息。
罚自己书信致歉严磊,这是一种偏袒,毕竟写封信罢了,大家明面上不能跟生死大仇一般,许清宵完全理解,而且也十分赞同。
罚严磊半年俸禄,这一点其实是一个警告,对儒官集团的警告。
而罢免王景,更是一个态度,说明陛下对现在的儒官势力有些不满了,否则的话,不需要走到这个程度,王景不算什么大官,但王景是儒官势力一员。
把他罢免了,无非是在告诉儒官势力,这天下还是皇帝的。
至于免除自己去贫苦之地育人,许清宵看到了皇帝的权衡之术,因为这个免除,是暂时免除。
暂时是什么意思?无非是自己要是做的好,为国家效力,那么自己就可以老老实实当官,若是自己不好好为国家效力,有什么私心,那就可以去老老实实回乡下教人去了。
“皇帝还是皇帝啊,能当皇帝的,果然没有一个昏庸。”
许清宵心中有些感慨,他瞬间读懂圣旨隐藏的内容。
尤其是帝王手段啊,任何一件事情都留有余地。
不过想想也是,一个女人,成为大魏女帝,开创先河,要是没有点手段,反而许清宵觉得有问题了。
“好在我许某一心为大魏。”
许清宵喃喃自语,无论皇帝是谁,也无论皇帝是什么性格。
杀忠臣也好,杀奸臣也好。
但绝对不会杀能臣。
毕竟自己主搞的是经济发展,又不是行兵打仗。
皇帝讨厌的忠臣是什么忠臣?是一直挑刺的人,挑刺还不给任何解决方案,这种忠臣该杀。
至于奸臣,就是养肥了杀的,毕竟但凡有点脑子的皇帝,岂能分辨不出忠奸?
昏君另算。
知道你是奸臣为什么还不整治你?还让你大肆敛财?道理很简单,养肥了再杀,或者留给下一代,当新手大礼包用。
如果养的极肥,那就当升级大礼包用,隔一段时间弄点钱来,隔一段时间弄点钱来,舒服的很。
就怕有些皇帝,错把升级大礼包当成新手大礼包,一刀宰。
但许清宵不慌。
他既不是忠臣,也不是奸臣,而是能臣。
能为大魏做事的能臣,绝对不哔哔皇帝一句,也绝对不讨好皇帝一句,做自己的事情,这种臣子还要杀,那就算是遇到了鬼。
当然,这些只是许清宵打趣之言。
十天内入京,许清宵还是要想清楚自己该走什么路。
直接入朝吗?
许清宵不太愿意,朝堂势力错乱复杂,自己完全就是三无情况,没有背景,没有人脉,没有资源,别人说错一句话,走错一步,或许还有后面势力兜着。
自己说错一句话,走错一步,那就可以等死。
得想清楚,最好是把自己下放,或者是边缘化一点,让自己先安安心心混点资历,不然有些吃不消。
摇了摇头,许清宵没有继续多想了。
而是开始思考另外一件事情了。
农业生产。
他这次入京,肯定是要面见皇帝。
见到皇帝之后,皇帝会问自己什么?肯定不是问自己吃了没吃啊。
哪里有皇帝这么脑瘫?
显然会直接开门见山,询问自己关于安国策的事情,总不可能见到皇帝,然后拐弯抹角说一些有的没的,再让自己回去吧?
这不是吃饱没事干?
既然是安国策的事情,那自己就必须要做好应对。
安国策的内容是搞‘大魏钱庄’,但‘大魏钱庄’这种东西,看起来很牛逼,实际上也挺牛逼的。
不过有一个致命问题。
假设百姓没钱怎么办?你钱庄虽然好,但我没钱啊。
没钱怎么存进去?正常的货币流通要不要?总不可能给自己家留一两银子,多余的全存进去吧?
为的是什么?那一点点的利息?
钱庄生利,肯定不能给太多,而不能给太多的情况下,对百姓而言,只能拿余钱去存。
以当下百姓的生活条件,压根就没多少余钱啊。
所以这就涉及到一个最关键的东西。
农业生产力。
有句老话说的很对,民以食为天。
粮食永远是第一位。
大部分的经济贸易源自什么?还不是源自国家生产稳定,百姓们能吃饱饭,只要解决了饭钱,那就想着玩乐。
不然饭都吃不饱,还去消费什么?
这就是为什么一些村镇县里面,不会有什么酒楼花楼一个道理,老百姓都吃不饱饭,还怎么去勾栏听曲?
而府郡当中,为什么这种行业多?因为大家最起码解决了基本的要求。
吃饱了,就想着一些别的事情。
所以,如果当今皇上是明君的,会在一瞬间知道安国策的问题所在。
这也是许清宵留个心眼,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计划全部写进去,要全写进去了,那要自己做什么?
监督?管理?
抱歉,这种人大魏简直不要太多,随便找几个王爷的儿子监督一下,或者找几个儒生去监督一下,完全足够了。
自己一下子就显得好像没什么用。
除非自己又拿出新的东西吸引皇帝注意。
自己有吗?
肯定有啊。
但为什么要直接拿出来?
得慢慢拿出来啊,现在拿出来做什么?嫌东西多?
自己好说歹说是武者,活个两百岁不过分吧?
按照大魏王朝的情况,和女帝的性格,总有一天会把自己掏空,那要是没了,在女帝眼中是什么?就是一个没有任何利益价值的臣子。
要是女帝念旧,让自己回去养老,还算是挺舒服的。
可万一自己做错点事呢?又看自己没用,女帝怎么办?还能怎么办?弃子呗。
当然还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,这个办法很简单。
不去当官。
大不了自己以后低调点,见到朱圣一脉就低着点头,客客气气喊一声诸位兄台好。
大不了让程立东一直找自己麻烦,忍无可忍,举报一下,鱼死网破。
大不了让白衣门找自己,哦,不对,白衣门找自己,肯定是让自己加入其中,然后让自己当卧底,还是得去当官。
所以现在的局面,自己不能不当官。
甚至必须要去当官,而且要做强最大,再创辉煌。
如此一来,才能保住自己。
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异术,如同悬在头顶上的刀,自己去当官了,知识更全面,针对异术就更简单了。
至于怕不怕,许清宵目前是不怕有人举报自己修行异术。
当初自己八品的时候,大儒看不穿自己,如今自己七品明意,至少天地大儒也看不穿自己。
至于天地大儒之上,许清宵不清楚,但也不管这么多了。
所以自己必须要去当官。
自己没有任何人脉资源,唯一的人脉就只能是皇帝。
朝堂,无非就是皇帝的游戏。
安国策让皇帝看到希望,那么生产力就能让皇帝看到更多希望。
而这个生产力,许清宵有三个办法解决。
第一,种子水稻,简单点来说,找到土豆红薯这种东西,大面积种植,目前没找,仔细找找应该有。
第二,优化工具,类似于水车啊,犁地工具升级一下,尤其是水车,搭配一下渠道灌溉,各地各县就不会因为水源大打出手,保证每一块土地都能得到水源支持。
第三,类似于化肥这种东西,不过这东西许清宵没有任何研究,说完全不懂也不是,懂一点皮毛,想要解决还是得多看看书,好好研究研究,总能出结果的。
以上三点,足可以让大魏女帝对自己刮目相看了。
而且最容易实现的就是水车,这玩意可谓是安国神器。
就拿平安县举例子,五千亩田,只有两条水源,勉勉强强可以管好自己,但隔壁县就不行,所以年年为水源的事情大打出手。
最后还举行各种比赛,谁赢了谁获得水源资格,如此一来,肯定是偶尔丰收偶尔不丰收。
有了水车,再加上这是有修士的世界,完全可以搭建更好更完善的渠道灌溉系统,到时候五百里外的水运过来,十个县都能利用到水源。
想不丰收都不可能。
如果自己再找到土豆红薯,甚至搞出杂交水稻出来,那简直是功德无量。
要是再能弄到化肥,提高生产量,甚至搞出三季稻这种东西来。
不出五年,大魏王朝就又要进入全面富饶的阶段,而那个时候自己推广出大魏钱庄,促进经济发展,打开天下贸易。
开海禁,玩一手扩疆殖民,天下人替大魏打工。
请问一下,自己在皇帝眼中是什么?
是能臣吗?
格局小了。
是亲爹。
是老天爷派来让她享福的亲爹。
这个时候,许清宵可以保证,就算有人举报,自己修炼异术,那又如何?
皇帝唯一做的事情,就是把这个举报人干掉,满朝文武哪怕是儒道一脉,也得捏着鼻子证明,自己没有修炼异术。
安国策,生产力,开海禁,殖民计划。
光是这些东西,就能让大魏强大十倍,甚至百倍不止。
那个时候,北方蛮夷?
我他娘的肉蛋牛奶全给大魏子民吃上,下一代人人如龙,一个打十个蛮夷。
朝东边横推,打上圣山。
朝南边横推,推平十万大山。
往西边横推,把西域一块通通干翻。
往北边横推,打到蛮夷老家建个都护府。
到了这个时候,如果没事干,就看看有没有仙界,有的话就打上仙界。
想到这里,许清宵露出了笑容啊。
不过打上仙界有些夸张,但横推天下是没有任何问题。
当然这些事情就交给武官们去做。
自己是读书人,君子动口不动手,要保持良好的形象。
当下,许清宵开始制定计划,以及画图,将水车这个概念搞出来。
他没有多少时间,三天后就打算离开南豫府,回去一趟,向老师报喜,也算是衣锦还乡。
所以直接开始做事,不浪费一分一秒。
也就在此时,李鑫来了。
“许兄,好事,大好事,京都不少国公郡王都给你发来了贺帖,送来了几十车礼物。”
“你所做之事,赢得这些武官好感,他日入了京,至少有些底气啊。”
李鑫十分兴奋,将贺帖交给许清宵,兴奋无比道。
“恩。”看到这些贺帖,许清宵反而十分平静,而后开口道:“李兄,帮我个忙,将那些礼物全部变卖掉,留一小部分,我另有用处。”
许清宵开口。
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,许清宵自然全部照单全收,可收下并不是为了个人享用,而是用来做其他事情。
比如说这个水车工程。
搞水车肯定要花钱,而且花的绝对不少。
刚好这些银子可以拿来搞水车。
“行,我现在让人去做。”
李鑫点了点头。
而许清宵也没有多说什么,开始认真做自己的事情。
转眼之间,过了三天。
这一日。
南豫府下。
百姓们相送,李鑫,王儒等人也送行,南豫府的读书人全来了。
“诸位,就送到这里吧,许某何德何能,有这般待遇。”
城门外,许清宵朝着百姓们深深一拜。
朝廷圣旨下来,百姓们也知道许清宵为他们求情之事,这份恩情百姓记在心中。
如今许清宵要离开,他们自然过来相送。
一拜过后,许清宵与陈星河转身离开,李鑫王儒二人跟在身后,他们要送许清宵十里。
离开南豫府。
许清宵将几张纸交给李鑫。
“李兄,不要多问,你命人将此物打造好来,然后用我上面写的方法去做就好,至于所需要花费的银子,之前不是变卖了那些礼物吗,若是有余,先存放于你,若是不够用,劳烦李兄先帮愚兄垫付一番,往后自然偿还。”
“同时,每隔一段时间,李兄切记,一定要与我书信来往,遇到任何问题,也要及时告知。”
许清宵拿出的东西,是水车设计图以及使用方法。
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。
水车好不好,有没有作用,适不适合大魏王朝,都说不准。
贸然去京都,然后告知皇帝,这东西非常好,你赶紧推广,先不说皇帝答不答应,万一没用呢?万一有其他问题呢?自己怎么解决?
倒不如让南豫府先试一试,李鑫是自己的迷弟,许清宵信得过。
也根本不怕李鑫拿出去说这是他自己弄出来的,毕竟这种事情,要是瞎说,随便问点相关问题就答不出来了。
要是闹大了,天地大儒可是拥有问心之力,你要是不怕死,尽管承认。
所以许清宵没有任何顾忌,但还是得提醒李鑫好好保管。
“请许兄放心。”
“若是超额,愚弟来付,无需许兄垫付。”
李鑫接过图纸,但并没有去看,而是认真回答道。
“不用,该是多少是多少,而且也不需要我来垫付,行了,你们也莫要送十里路了,有些遥远,就到这里吧,我也不想走了,师兄我们上马车吧。”
许清宵拍了拍李鑫的肩膀,随后看着王儒道:“王兄,别送了,下次有机会,一起喝酒,只要不去烟花之地就好。”
许清宵笑着说了一句,便与陈星河一同上了跟随的马车。
抓紧时间回去吧。
“许兄慢走。”
“许兄,我过些日子也要去京都找亲戚,到时候找你喝酒。”
李鑫与王儒开口,目送许清宵与陈星河离开。
马车疾驰,黄沙滚滚,不多时便消失在了官道上。
与之前不同的是,南豫府给许清宵安排的马车都是极品千里马,回去只需要半天的时间,到时候许清宵也要坐这辆马车去京都,
所以在平安县待两天差不多,五天的时间,足可以赶到大魏京都。
车内。
陈星河一如既往的清傲,不怎么说话。
许清宵本来是想让陈星河弄水车之事,但想到自己这位师兄比较清傲,而且喜读书,不想耽误他,再者权力上这位师兄也做不到李鑫那般。
毕竟李鑫是府君之子,所以就没有让陈星河帮忙,但也无妨,无论是谁都一样。
随后,过了四个时辰后,一直沉默的陈星河忽然开口。
“师弟,师兄便不与你同回平安县,师兄回去一趟,过些日子打算云游,你到了京都记得给我写封信,我好知晓你在何处,没事可以通通书信。”
陈星河开口,他不打算回去,倒不是有什么要事,而是跟许清宵在一起,回去也没多大意思。
“师兄,不去见一见老师吗?”
许清宵有些惊讶。
“不去了,车夫,停一下。”
陈星河很果断,让车夫停下之后,便从车内下去,一个人独自离开。
“师兄,若是有事,直接书信,来了京城,也一定要通知师弟。”
许清宵对陈星河还是很有好感的,自己师兄学朱圣之意,却为了自己,与朱圣一脉成为敌对,光是这一点,许清宵便知道这位师兄对自己很好。
他大喊一声,而陈星河背对着许清宵,挥了挥手,当做离别。
马车疾驰。
待声音越来越小后,陈星河不由回过头去,看着滚滚黄沙,不由缓缓开口道。
“既生河,何生宵。”
淡淡的一句话,表达出陈星河痛苦的内心。
他何尝不想回去衣锦还乡?
可在许清宵面前,一切光芒都显得那么的黯然,他陈星河宁死不当绿叶。
“我要云游四方,拜访明贤,师弟,虽然现在你已明意,但师兄一定会超越你的。”
“下次再见时,师兄一定立言!”
陈星河开口,说完此话,他满脸坚决地离开了。
就如此。
两个时辰后。
马车来到了平安县。
此时此刻,平安县几乎所有百姓都聚来了,在县门等候。
待看到马车,一时之间人声鼎沸。
“是许清宵来了!”
“是许万古来了。”
“许万古来了,快快快,打鞭炮。”
“奏乐,奏乐,你们还愣在干什么?敲锣打鼓啊。”
随着一道道声音响起,顿时之间,平安县显得无比热闹。
敲锣打鼓之声。
鞭炮齐鸣之声。
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皇帝来了。
马车停下,许清宵缓缓走了下来,还没来得及反应,李县令便急急忙忙赶来。
“清宵,清宵,你可算回来了,我等你很久了。”
“来来来,赶紧去县衙,给你准备好了庆功宴。”
县老爷最为激动,上来就拉住许清宵的手,显得无比热情。
“县老爷,莫要如此,莫要如此。”
感受到众人的热情,许清宵有些哭笑不得。
“唉,还叫什么县老爷,见外了,见外了,叫声叔就行,你小时候不就是这么叫的?”
“走走走,去庆功宴庆功宴,咱们县出了你这位大才,可谓是光宗耀祖啊。”
李县令激动无比,硬拉着许清宵去庆功宴。
而周围数千百姓也显得极其兴奋。
“清宵,我是你三叔啊。”
“清宵,我是你二大爷,还记得我吗?”
“清宵,你小时候来我家,我还给你两鸡蛋,记得吗?”
“叫什么清宵啊,叫万古,许万古,人家是万古大才。”
“万古,你小时候不是觉得我家闺女长得还不错吗?要不要联姻啊?我女儿嫁给你。”
“清宵,我女儿漂亮,我女儿水灵,喜欢吗?喜欢嫁给你。”
“万古,要老婆不要?”
村民们无比激动,他们各自喊着,许清宵压根就听不清他们说什么,只能不断笑着点头。
如此,一直到了庆功宴上。
所有差役轮番上来攀关系,各种羡慕各种吹捧,整个庆功宴在祠堂摆着,李县令和各方族长纷纷烧香祭祀,感慨平安县出了一位大才。
等祭祀完了,李县令非要让许清宵写点字,做成牌匾挂在平安县祠堂和县口。
乡亲们的热情,让许清宵实在是招架不住,但写字还是得写。
就写了个人杰地灵,字迹还行,挺工整的。
然而在众人眼中,这就是圣人之字,一个个吹捧。
甚至许清宵用过的毛笔,直接装盒,放入祠堂供奉,属实有些夸张。
随后便是庆功宴开始。
众人纷纷敬酒,许清宵也一一回之。
喝了足足两个时辰,最终许清宵有些醉意了,大家也觉得差不多了,就送许清宵回去休息。
是夜。
许清宵躺在床榻上。
他有些醉意,但并没有真正醉。
等休息的差不多了,许清宵便开始继续练功。
这些日子明意,却没有安安心心练功,有些荒废。
肯定是不行的。
虽然自己儒道七品,但许清宵时时刻刻明白,自己是名武者。
不过看现在的样子,好像所有人都忽略自己是武者。
这样也挺好的,等自己武道追赶上来,如果有人对自己图谋不轨,以为自己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生时。
自己完全可以亮出这张不算底牌的底牌。
来个重拳出击。
一刻钟后。
许清宵运转周天结束。
第一条气脉圆满,完全可以凝聚第二条气脉了,不过现在不急,等到了京城再突破也不晚。
武道不能急,基础得打好。
下个月凝聚第二条气脉,再下个月凝聚第三条气脉。
就可以考虑突破八品的事情了。
九品凝脉。
八品则是丹田境。
武道这条路,必须要走,而且绝对不能忽略。
因为这是真正能自保的东西。
皇权也好。
儒道也罢。
人脉再好。
都不如自身强大,若有朝一日,自己当真没有才华,当真遇到麻烦,若自己是一品武者,请问一下谁敢找自己麻烦?
就算是大儒又能如何?
你大儒是克制邪祟,我又不是邪祟,我许清宵正能量的很。
真要是把自己惹急了,信不信大儒我都敢打?
所以笃定这个主意后,许清宵安心入睡了。
翌日。
天刚亮。
许清宵便起身洗漱,而后来到马车当中,取出一些银票,和不少礼物,银两是变卖国公送礼的银两,绝大部分在李鑫手中,用来制作水车,一部分在自己手中。
银两不算少,一共有两千两,许清宵找到李县令,将银两交给对方,用来发展平安县,也算是报恩,自己毕竟是孤儿,从小到大肯定受过大家的恩惠。
两千两银子对他许清宵来说很多,但对于整个平安县来说不算多,权当做是报恩。
礼物备了两份。
一份给了赵大夫,只是赵大夫并不在家中,许清宵也没多想,将礼物留下。
剩下一部分许清宵带给自己老师周凌。
来到周凌家中。
师娘最为激动,早已经备上诸多菜肴,而老师家中也不止一人。
十里八乡的夫子都来了,就是为了见自己一面。
“这就是许清宵吗?当真是一表人才啊。”
“不错,不错,不愧是万古之才。”
“周夫子,还不来看看你的爱徒,唉,我为何遇不到这般徒弟呢。”
“一大早就来,你这徒儿是尽了心,还准备了这么多礼物,当真是羡煞我等啊。”
众夫子纷纷夸赞许清宵,同时也无比羡慕周凌。
而周凌缓缓从大堂内走出来,穿上了一件新衣,容光焕发,看得出来他很开心,真的很开心。
尤其是一些夫子夸赞,让周凌是开心的要起飞。
不得不说,许清宵第二天清晨就来,这的确是给面子,心中有他这个师父,还备上不少礼物。
这如何不让他喜悦?
之前还有人揣测,说许清宵如今大名鼎鼎,可能都不会记着他这个老师,毕竟他也没教许清宵什么。
如今许清宵的出现,狠狠打脸,也让他风光无限啊。
“学生许清宵,今高中府试第一,前来恩谢师父师娘。”
许清宵朝着周凌行大礼,一来是由心,二来也是给这些夫子看的。
自己老师肯定要让他有面子。
“无妨,无妨。”
周凌笑着回答。
而师娘更是笑容满面地拉着许清宵道:“别这么客气了,都是一家人,师娘给你准备了不少好菜,多吃一点,多吃一点。”
很快,许清宵入座,也向众夫子行礼。
饭桌当中,众人对许清宵简直是赞不绝口,夸的许清宵如同圣人下凡一般。
而周凌不怎么说话,全程笑着,毕竟再说点什么话,容易惹人妒了。
这顿饭持续了一个多时辰,夫子们也有些不舍离开。
让许清宵与周凌师徒二人好好待。
“老师,陈师兄说有些事,过几日再来见您。”
许清宵开口,提了一声陈星河的事情。
“你师兄的性子为师知晓,料到他不会来了。”
“行了,你今日前来,为师有些话正好问问你。”
“陛下让你过些日子就进朝中,你有何打算?”
随着夫子们离开,周凌很认真开口。
询问许清宵未来的打算。
“老师,学生打算,去了朝中,先去拜访一些人,问问他们的意见。”
许清宵说出想法。
“恩,不错,为师听闻朝中有不少人对你颇有好感,你先去拜访是对的。”
“不过要记住,少说多听,听听他们的意见,同时不要尽快做决定。”
“朝堂深似海,每一句话,每一步,每一个动作你都要想清楚,切莫乱语。”
“不过为师方才与几位夫子谈论,你已得罪朱圣一脉,若是可以的话,最好还是和解,毕竟朱圣一脉,乃天下文人之首。”
“得罪他们,对你有害无利,再者有件事情,你千万不要参合进去。”
周凌十分认真。
“请老师明言,学生谨遵教诲。”
许清宵回答。
“北伐之事,千万不要参合,无论如何,与你无关,这是朝堂争斗最大之事,国公郡王,文臣大儒都争的不可开交。”
“你无根无萍,参与此事,不亚于是步入深渊,知道吗?”
周凌无法告诉许清宵,该走哪一步,只能告诉许清宵哪一步不能走。
“学生谨记。”
许清宵点了点头。
“恩,那为师就没什么说的了,对了,有件事情,你帮下为师。”
周凌起身,这般说道。
“老师,您直说。”
许清宵有些好奇了。
而此时,周凌抱来厚厚一叠书籍,摆在许清宵面前道。
“这是为师写的育人书,你帮为师在上面落名,也不多,一百来本就行,回过头为师要去周围几府,谈论一番。”
“你要入京,所以为师就不拖着你,来,写吧。”
周凌很认真道。
自从许清宵出了名以后,他也跟着出名了,十里八乡,各县各府都来问他是如何培养许清宵的。
所以周凌就写了本育人之书,想着要是许清宵落个名,估计能更好卖出去,到时候赚来的银两,既能补贴家用,也能开设学堂了。
许清宵微微沉默,但还是老老实实落名,主要还以为是什么大事,没想到就这。
“对了,我这些日子研究古籍,发现有个地方跟你上次说的明月山有些相似。”
看着许清宵在落名,周凌随便扯了个话题。
“相似?”
“恩,不过应该也不是,反正你现在也不找了。”
周凌看得出来,许清宵对此事不感兴趣,所以不再提了。
“恩。”
许清宵点了点头,他已经得到了武帝遗宝,望秋山就是明月山,找到个相似地点,估计意思差不多,对自己没什么作用了。
很快,数百本书籍落名结束。
许清宵松了口气。
周凌又抱来了几十本书道:“再落几个,反正时间还早,陪为师聊聊。”
许清宵:“......”
武昌一年。
四月三十日。
天微亮。
许清宵坐上了马车,在平安县数千百姓的目光之下,缓缓离开。
待许清宵离开后,李县令大手一挥,顿时数十人拖着一块石碑,立在了县口。
上面赫然写着。
【许清宵故乡之地】
与此同时。
南豫府。
也是一辆马车缓缓出来。
马车当中,坐着的人正是严磊。
南豫府的遭遇,是他这辈子都忘记不了的。
许清宵,他记在心中。
马车缓缓行驶。
一个时辰后。
突兀之间,马车停下来了。
严磊微微皱眉。
将帘子缓缓推开。
是一名男子,站在马车之外,挡住了去路。